教育教学

浅谈班级管理的“小秘方”——“歪打正着”的启发

2022-07-15
 

浅谈班级管理的“小秘方”

              ——“歪打正着”的启发

                             梅丽小学   邬淑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引发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

去年我担任一年(6)班班主任,我怀着满满的热情和干劲,全心投入班级事务中。刚开学的第一个月,从早上8点到班,到下午6点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结束,一直到班级卫生做完,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由于刚入学的小朋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手把手教,如何做好课前准备、怎样打扫卫生,甚至连怎样跟同学交往做朋友这样的琐碎的事情都要一件一件地教,身为班主任可谓是班级事务大大小小一应全包。一个月操劳下来,不但班级管理效果不明显,反而是我的体受不了,终于熬不住生病住院了。住院期间,还有家长私信告状班里某某孩子打了她的孩子,要处理;科任老师向投诉某某孩子总是违反课堂纪律,不服教。连住院都不得安宁,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事倍功半”,更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怎么就没有点自理的能力?

德国浪漫诗人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我一边休养身体,一边在反省、反思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这时“惠兰工作室”的同事来探望我,我跟她聊到工作中的困惑,她听我讲完,先跟我讲起了一个“懒娘养勤儿”的真实故事,然后直接指出我工作方法不对,说这就是“勤娘养懒儿”。我做的越多,学生就越“懒”,越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出院后,我立即加入“惠兰工作室”行列,工作室以“班级管理有效探究”为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班主任工作,让我对陌生的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清晰的思路。根据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我阅读了大量的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并在书中找到了班级管理的大智慧: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学生不是“被管”的,而是“被激发”的;培养班干部,营造民主氛围,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此外我听名师讲座、找优秀的班主任交流、跟岗观摩,这些活动让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我切记“勤娘养懒儿”的教训,开始适当“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参与、去管理。在过去的一年,我在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特别是养成好的习惯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调动内驱 踊跃带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之前班级难于管理,是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管理,使他们缺乏主人翁意识。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自我成长,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自主管理。调动内驱,从早读“放手”开始。

以前每天都是我很早到班,提醒一个个早来的孩子拿出书进行早读。因为我担心不早到教室,他们就会讲话、玩闹、喧哗,担心班级会被扣分。现在我安排了两名平时表现很好又得力的班干部代替我,一个负责领读,一个负责管纪律。孩子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他们都渴望自己也能当早读委员。于是我跟孩子们说,能管好自己又能管好同学的孩子都可以当早读委员。于是孩子们都争相表现,而当选的早读委员就更加用心做好自己的职责,认真地管好同学,每天早上孩子们到校后都会自觉拿书跟着早读委员大声朗读,在远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朗朗读书声。当然也有个别比较调皮爱玩孩子一开始习惯也不好,早读委员都会耐心教育。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认真早读而导致扣分,那么当我来到教室,孩子们就会簇拥而上,向我“投诉”。而被“投诉”的孩子,早已因羞愧涨红了脸。因为孩子们把班级荣誉看得很重,慢慢地早读课表现不好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早上孩子们到班后,不管老师在不在,只要早读委员在,班级秩序井然、书声朗朗。

每当收到大队部值日生送来的加分条,孩子们都很开心,读书更加积极了如此形成了正向循环。 “懒娘养勤儿”的真实故事在这里已经慢慢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故事”了。

我发现,“放手”也很美丽,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力,老师和学生都轻松。正如全国知名班主任郑学志老师在他的著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写道:“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去教。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好自己。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

二、责任到人  分工合作

郑学志老师的在他的著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一书中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班级自主管理”,他认为想要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给班主任松绑,就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从全部中解放出来;自主管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帮助、引导和教育学生实现版管理独立、民主、科学、平等和自主,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学会生活、学会管理、学会做人,学会他们该学会的一切。

教育讲究给人机会,班主任什么事都自己做了,学生们从哪里得到锻炼的机会呢?我们做老师的,很多时候要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做,但在“放手”前要告诉方法和规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前班级卫生,我总是时时刻刻盯着,地上有垃圾就叫学生捡,课间下课经常到班上廵。放学后打扫教室,我更是亲力亲为,亲自摆桌椅,亲自拖地,带着学生一起做,这样的值日情况还算比较好。如果没有时间去巡视,班里就“惨不忍睹”:地面就纸屑一大堆,桌椅也是乱七八糟。现在我改变工作方法。我将学生值日分成5个大组,每个组另外安排3个学生做卫生委员,专门负责监督打扫卫生和检查。每个组卫生委员的职责各不同,一个学生负责教室地面和走廊地面清洁的监督和最后检查;一个学生负责桌椅、讲台和书柜的整洁有序摆放及门窗的洁净监督和最后检查;一个生负责抽屉垃圾整洁的监督和最后检查。在卫生委员正式“上岗“前,我先让他们跟岗学习,我教给他们方法,悉心指导。当真正“上岗”了,每个卫生委员俨然成了一个个“小管家”,都很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他孩子都会按照卫生委员的提醒和监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自己的值日任务。

这时的我就在旁边悠闲地转悠,表扬一下这个孩子,鼓励一下那个孩子。孩子们干得很卖力,没有一个在偷懒。有一次地板上出现很脏的污迹,孩子们怎么用拖把都擦不干净,刚好我要去开会,临时走开,我鼓励他们动脑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不行的话就等我回来。但是当我回到教室,那块污迹早已消失,没有踪影。我问孩子们,是怎么去掉那块污迹的,孩子们说用去污粉和地板刷,反复刷了很多遍就去掉了。看着干净的地面,我表扬了孩子们,还跟孩子们拍照合影。孩子们都露出甜甜的、十分灿烂的笑容。

学校举行“美丽教室评比”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听到评比结果,孩子们一个个开心得手舞足蹈。

三、价值体现 自主发挥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及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自从学校开展午休午托服务,每天中午一放学,我就到班上管理参与午休的学生,督促他们去洗手、排队领餐、安静吃饭.......短短的一个中午,我既要管他们,自己也要吃饭,但经常是午睡铃声响起,安排好他们后我才有时间安心地吃饭。别看参与午托午休的孩子不多,但管理不好,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住院那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有孩子排队插队扰乱秩序、午睡时讲话,甚至有孩子动手打架.......一连串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深刻的反思,看来全靠我一个人管理班级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是不行的。当我出院后,我决定要改变管理的方法,要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先跟参与午托的孩子沟通,谈到我目前工作的困难,向他们示弱,问他们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帮我解决。孩子们一个个举手说,可以自己管好自己,可以当我的小助手,帮我管班,这正是我所要的结果。于是,在参与午托午休的孩子里面诞生了“午托班长”、“午托卫生委员”“午休纪律委员”,他们三个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刚开始,我并不那么放心,我还是紧紧的跟着,但三个午托班干部的表现让我大为意外,他们按照自己的职责认真地把午托午休的纪律管理起来。每天中午,午托班长替代我提醒参与午托的同学洗手、排队领餐,管理吃午餐时的纪律,确保整个过程安静有序进行。午托卫生委员在午餐结束后,除了提醒同学洗干净自己的餐具、擦干净自己的桌面,还要监督他们打扫教室,清洁地面。当打扫完教室后,午休纪律委员则提醒同学在午睡前上洗手间、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并嘱咐他们午睡时要保持安静。午休结束后,午托班长和纪律委员会提醒他们收拾好自己床铺,并管理纪律,一直到午读时间。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三个午托班干部管理起来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能干。我问他们累不累,他们却说一点也不累,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他们告诉我,其实很多同学都很配合,他们都能自己去管理好自己,并且跟我提议,午休班干部轮流做,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我立马就答应。

当我们遇到问题,不要包办,不妨推给学生,问孩子们怎么办、有什么想法,这是学生培养能力的最好办法。把班级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做主,自主教育管理是学生成长的好途径,这也是培养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一个学年下来,我们班在学校每周的“文明班级”和“卫生优秀班级”评比中都获得了好成绩,多次被学校表扬,孩子们心里都乐开了花。我回顾一下,班还是原来的班,学生还是原来学生,但我“放手”管理后,班级和孩子们都变化了,不光是我省心省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自我管理,变得更有责任心。

我知道班级管理中,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管理方法要讲究艺术和技巧,要遵循一定的科学道理,我将会跟随“惠兰工作室”继续探索,在工作中多思考多学习,并把理论知识付诸行动,进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347.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7.

4郑学志.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返回